肖港抬故事
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10-10 10:34:37
  • |
  • 作者:孝南区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1190次

金神庙“抬故事”是湖北省内一种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,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。金神庙早先由于生产力落后,又缺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,这个地方旱时是个旱包子,汛时是个水袋子,人们只能把战胜灾害的希望寄托在天神上。每逢遇上天灾时,人们就用老传统玩松柳灯迎“狗老爷”(就是把松树柳树树枝挽在一起做成一条龙的形状,再用泥巴做成一只狗并穿上衣服,将它们固定在桌上),敲锣打鼓、燃放爆竹,到处游行向苍天龙王祈福求雨。孝感县志中也记载过“抬故事”活动。

  后汉隐帝刘承佑时期,金神庙遭遇百日大旱,恰逢赵匡胤(称帝前)亡命至此,见众人处境危急,他告诉大家,黄帝乃是华夏的先祖,御龙上天后成为了上天最大的神灵。于是让大家重设祭坛,用纸、竹、布、泥、线等物件,先扎了一条黄龙,在扎了一座黄帝泥像,找来一张桌子,在桌子上钉一根铁棍,把黄帝泥像固定在铁棍上,吩咐众人举龙抬桌。然后,在烈日下敲锣打鼓、燃放鞭炮、烧香化纸、结队游祀。将黄帝一直抬下去,一天不行就两天,两天不行就三天,黄帝必叫龙王降雨。就这样到了第三天,天空果然风起云涌、电闪雷鸣,顿时倾盆大雨而下,芸芸众生得以解难。此后,人们经常举行盛大的“抬故事”活动,一来祈告上天赐福,二来歌颂宋太祖的恩德。

  “抬故事”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性、观赏性、教育性、历史传承性和现实感染性。在历代金神庙能工巧匠手中传承,不断发展、完善和创新,金神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,由一台故事发展到鼎盛时期的近50台;由起初的一层发展到上下两层;由旧社会的只许男孩扮装发展到今天的男女孩同戏;故事内容由单纯的祭祀发展到今天的用各种典故、历史人物和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相结合,形成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。故事会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又文化底蕴、活灵活现、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喜庆活动。